


地址:广东省清远市
电话:0898-08980898
传真:000-000-0000
邮箱:admin@youweb.com
更新时间:2025-09-20 08:01:54
在赤壁的乡村,农业的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如今,农民们不再单打独斗,而是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实现了多元化的收益。这里的稻田不仅仅是种稻,更是养虾、养鸭的乐园;鱼塘也不再只是养鱼,而是注重水质和天然饵料的科学搭配。甚至连黄鳝都被引入室内,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了生长效率。
在中伙铺镇的安丰村,田淑娴的生态养殖基地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经济效益:一亩地净赚3900元,是传统水稻种植的五倍多。她的稻田里,稻穗沉甸甸,水中则是小龙虾在泥土间欢快地游动,田埂边的鸭子则在追逐小龙虾,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生态链。“它们仨是‘铁三角’,缺一不可。”田淑娴如是说。
小龙虾不仅能消灭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,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;鸭子的粪便则恰好成为稻田的天然肥料,减少了化肥的需求。田淑娴详细算过账:一亩地能产出200斤小龙虾、1000斤稻谷和30只鸭子,合计收入6900元,除去成本,净赚3900元。相比单一的水稻种植,原本每亩地最多也只能赚几百元,这样的变化可谓天壤之别。更重要的是,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,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60%,农药和渔药更是减少了80%。
而在蒲圻街道的五洪山村,鲍禹宏的鳜鱼养殖基地同样表现不俗。满产时,基地一年能收获5万公斤鳜鱼,配合1.5万公斤的花鲢和白鲢,年产值超400万元。不仅如此,基地还为当地提供了56个就业岗位,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。
鲍禹宏介绍,基地注重水质的管理和天然饵料的使用,以确保鳜鱼的品质。他表示:“鳜鱼爱干净,环境不佳就容易生病。”这种生态养殖的方式,不仅提升了鳜鱼的市场竞争力,还吸引了外地客商的前来订购,销售渠道根本不愁。
在柳山湖镇的湖北谈红鳝业,黄鳝养殖也迎来了新的突破。通过室内循环水养殖技术,黄鳝的成活率比传统方式提高了30%,生长周期缩短了一个月。这里的养殖池一排排整齐,水质清澈见底,黄鳝在水中自由游动,养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负责人谈红表示:“我们的黄鳝市场需求量大,养殖户纷纷前来学习技术。”这不仅为他的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,更为整个赤壁的水产养殖指明了方向:依靠科技和生态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在赤壁,生态养殖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提升,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。通过科学的种养结合,农民们不仅能在经济上受益,还能有效保护环境,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。这样的模式不仅适用于赤壁,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如今,赤壁乡村的田野间,绿色的稻田、活泼的鱼群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。老百姓们在丰收的喜悦中,笑着算着收入,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,成为当地振兴的重要动力。这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,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友情链接: